瀏覽次數:11 標簽:
【導讀:人有過勞猝死,鋼材也有過勞猝死,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疲勞失效”。1998年的德國城鐵脫軌事件就是一起典型案例。】
1998年6月3日,一輛運載287人的德國城際特快列車(ICE)從德國慕尼黑開往漢堡,在途經小鎮(zhèn)艾雪德附近的時候突然脫軌。短短幾分鐘內,時速200公里的火車沖向樹叢和橋梁,300噸重的雙線路橋被撞得完全坍塌,列車的8節(jié)車廂依次相撞在一起,擠得僅剩下一節(jié)車廂的長度。
這場列車事故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傷,106人輕傷。這是迄今為止德國傷亡最重的高鐵事故。
根據此后的調查,事故原因是一個車輪的外鋼圈,因為長時間頻繁使用出現了”疲勞失效“,進而造成金屬爆裂,最終引發(fā)了這場悲劇。
當時德鐵在ICE列車上使用的是箍著鋼條的雙轂鋼輪,因為其中有橡膠層,可以減少噪音,且使運行更平穩(wěn)。但這種雙轂鋼輪的缺點是容易出現金屬疲勞,進而造成金屬斷裂。
最終事故調查歷時五年,德國鐵路局為此支付了兩千五百多萬歐元的賠款。
有統(tǒng)計表明,金屬材料或者金屬零部件、結構件有80%的失效形式是疲勞失效,對于飛機、汽車以及火車等高速運行的交通工具而言,一旦在運行過程中發(fā)生疲勞失效,其結果則很可能是致命性的。
疲勞性能簡介:
疲勞是指材料在服役過程中,受到的載荷大小、方向或者角度等參數呈周期性變化而對材料造成的一種漸進式的損傷。損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材料整體性或者結構性的失效。
例如在齒輪運轉的時候,齒內應力呈周期性變化;汽車行駛的時候,車身承受的載荷會由于路面的顛簸而變化;飛機降落的時候起落架會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海洋鉆井平臺則會受到波浪周期性的沖刷作用。
對于這些承受交變載荷的部件,如果材料或者結構的疲勞性能不合格,使用之前未經過嚴格的疲勞性能測試,使用過程中就有可能發(fā)生類似德國高鐵脫軌事故的嚴重后果。